中山服装业的潮流在哪里 行业焦点报道

author
0 minutes, 3 seconds Read

中山市沙溪镇康乐北路,两栋显眼的现代化建筑矗立在一片广阔的农田旁。 整个玻璃幕墙使建筑物看起来像商务办公楼。 只有一片草坪和一条道路的简单设计,让公园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高科技研发机构。 当你走进大楼,你会发现这里有一个生产服装的巨型工厂。

2021年底,广东元一智造服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一智造”)5G高端智慧产业园在这里宣布落成。 休闲时尚服装的研发、设计、生产、仓储都在这里。 米,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

元一智能科技打造的时尚蝶变,是中山时尚服饰产业转型新趋势激起的浪潮。

中国搏击产业系列观察_时尚产业观察_新音乐产业观察/

元一智造5G高端智慧产业园。受访者提供

今年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中山服装产业、沙溪休闲服装纳入千亿建设- 美元区和城市。

沙溪镇是中山服装产业的主要基地,目前拥有服装企业约50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约600家,从业人员10万人。 制造方面,涌现了元一、通威、金鼎、乐兴、新鸿等龙头企业; 销售方面,夏虎世家、宝邦威等正在崛起。 沙溪镇正在重新定义服装产业形态,提出了成为“中国针织服装之都”的目标。

“衣服在空中移动,始终不接触地面。”

在元一智造5G高端智能产业园里,与时尚服饰产生共鸣的科技感几乎随处可见。

在七楼的裁床车间里,几名工人正在裁床旁边操作电脑。 “麦架会把布料的裁剪图传到电脑上,我们操作机器自动裁剪,非常好学好用。”一名工人说。 精密设计的刀片沿着系统设定的线条切割数十层织物。 只需两到三分钟,工人们就能将裁剪好的T恤面料送去检验。

新音乐产业观察_时尚产业观察_中国搏击产业系列观察/

在元一智造的车间里,智能设备拉布后,工人们正在检查布料。南方+陈少红 摄

这是服装生产的初级阶段。 在产业园大楼内,一楼存放的面料首先会被输送到七楼进行开松、拉伸、裁剪等工序,然后送到六楼进行检验和烫金,然后进入三至五楼有推车。 缝纫车间,最后转移到二楼准备发货给客户。

完全实现了“布料上楼、服装下楼”的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操作。 以往以人力为主的制衣作坊,也因高科技和设备的加入而变得时尚起来。 元亿智造仅拥有约1000名员工,每天即可实现7万至15万件服装的生产能力。

五楼,车间货运电梯门打开时,车内没有员工,一辆装满布料的小车缓缓驶出。 这是一辆由智能机器人牵引的货运小车。 工厂每层楼地面都印有专门的定位二维码,引导小车到达任意预定位置。

“装配线上的工人只需要在自己的工作站上工作,各个环节之间的物流运输工作完全可以交给机器人来完成。” 一位车间负责人说道。

三至五楼的缝纫车间,每层有10个缝纫小组。 上午10点49分,一组电子屏显示实时生产信息:24人,在制品534件,累计产量3371件。 缝纫工位的工人们将手中的服装送到面前的悬挂系统上。 随着整个车间的齿轮不断转动,一件件衣服在悬挂的流水线上向前输送,“游”到天花板附近。 “走”下一步,实现“服装全程在空中行走,不落地”。 虽然三到五层都是缝纫车间,但五楼车间里每个缝纫组的吊挂都比下面两层长了一层。 “这是针对更高端、更复杂产品的额外流程。”

沙溪这样的智能工厂还有很多。 一些服装企业紧跟转型步伐,安装了高科技、智能化的生产和管理设施。

“依靠系统的计算,调动各部门的生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订单调度系统大屏幕前,中山市通威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制衣”)总裁刘学聪表示,“如果采购的货物不合格,采购的货物将被退回。”不合格。” “如果有变化,就会预警,我们就能及时处理。”这是通威服装自主研发的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因为它较早投入使用数字化智能设备,探索了应用5G技术,通威服饰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中成功突围,现已成为众多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的供应商,并于今年年初荣获中山奖。新一批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

今年4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广东省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提出在研发设计、生产运营优化、仓储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转型方案设计物流、供应链整合。 中山服装产业的“双工业化”转型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首先,“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这里的工作环境不像以前的工厂那么灰尘,现在很干净,也很凉爽。” 在元一智造的生产车间,程鑫熟练地操作切割机设备。 他告诉南方+记者,自己今年30岁了。 11岁的他曾在其他服装厂工作过。 相比之下,他对现在的工厂条件比较满意。

更先进的设备和优越的环境吸引了年轻人投身服装制作这一传统行业。

新音乐产业观察_时尚产业观察_中国搏击产业系列观察/

元一智造车间的吊挂系统正在运送工人缝制的服装。南方+陈少红 摄

中午,员工们到食堂吃饭。 人群中,以年轻的面孔居多。 据生产车间负责人介绍,现在车间工人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

“我认为公司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年轻人,主要在于公司的理念。” 公司设计师胡浩然告诉记者。 26岁的胡浩然在原创服装设计领域深耕多年。 他设计的潮流品牌近年来也多次亮相广东时装周等展会。 在他看来,原一智制造的软环境和硬实力为他的设计成果最终转化为服装产品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前,元一智造董事长杨涛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无论是设计师、高技能人才,还是车间员工,都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杨涛介绍,园区本着“智造中国一流企业,打造员工幸福家园”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高标准建设员工宿舍,“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

元一智造员工宿舍楼内,楼道灯火通明,布局简洁干净。 四人间宿舍配备了全新的双层床和衣柜,员工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设施。 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蓝天下整齐的农田和城市建筑。 这样的宿舍每个月的总费用才200元。

胡浩然认为,除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外,高科技设备降低了技术门槛,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系统让操作人员的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简单。 这也是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下降的原因之一:“有时候,一个工人甚至一天只需要纵缝或横缝。”车间负责人也表示,过去以前需要很多熟练的老员工操作一小时的流程,现在借助智能设备,只需要两三个人,3分钟就可以完成。

人才引进也是全省服装产业的重中之重。 《广东省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提出,加大高校纺织服装设计软件和数字化设计应用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并通过“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及广东设计周、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等多种平台和专业活动,推动数字人才进入市场,加强校企数字化合作。

年轻人更有可能有前途。 以往更多依赖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的中山服装产业,如今已经瞄准了年轻一代的服装人才:无论是设计、生产,还是直播销售,都为年轻人开辟了足够的空间。

中国搏击产业系列观察_时尚产业观察_新音乐产业观察/

缝纫工正在缝制服装,他们面前是正在运行的吊挂系统。南方+陈少红 摄

今年3月,2022年中山市工业设计大赛沙溪休闲服装设计专场决赛为沙溪选拔了一批实践能力强、综合职业素质高的高端设计人才。 他们是小镇服装行业的高端设计师。 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4月,沙溪镇电商直播协会还与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签署直播人才培养协议。

不久前,6月底,中山沙溪职业技术学校成立服装工业学院。 学院位于沙溪创意设计园区。 将致力于发展成为满足产业需求、服务湾区发展的产教融合社区。 推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共建合作,推动区域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

从“元一服饰”到“元一智造”

元一智造董事长办公室里,杨涛一边与数字化系统的开发商讨论合作事宜,一边整理着脑海中酝酿已久的想法。

在杨涛看来,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还需要质的提升:“比如通过数字化系统,可以充分聚合来自多个地点的多个工厂的数据,实现统一管理,甚至可以与客户建立数字化连接”。

正是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和不懈的自我激励,让杨涛从安徽来到中山做起服装制造事业,并逐步树立了“元亿智造”的品牌。

当被问及为何坚持与其他领先品牌客户合作,而不是专注于打造公司自有服装品牌、聚焦消费市场时,杨涛回答道:“如果能做好‘to B’(企业导向)服务),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做好‘to C’(面向消费者的服务)。”

2019年,原中山市源亿服饰有限公司更名为广东源亿智能服饰科技有限公司,加上“科技”,“源亿服饰”转型为“源亿智造”。 虽然公司名称前后只有四个字的差别,但杨涛说:“这是几千个日日夜夜探索的结果。”

如今的元一智造已荣获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的服装工厂已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作为高端工场,元一智造也在规划下一步“双化”蓝图。

多年来,杨涛始终坚持将“元亿智造”打造成服装生产品牌的理念。 在服装产业链中,元亿智造在生产环节具有比较优势,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杨涛的计划中,通过利用数字化系统连接生产和销售的两极,公司乃至整个行业将更加高效地运转。

以智能制造为品牌,正在成为中山开启服装产业新篇章的“长远”战略。

今年3月30日,总投资78.45亿元的12个工业项目在沙溪镇同时签约,创下了包括服装产业在内的沙溪历史记录。 更大的亮点是中山市沙溪镇中央活力区正式启动。

中央活力区项目占地近400亩,被认为是改变中山城市格局的重大项目,总投资22亿元。 沙溪镇党委书记徐成斌介绍,当地将打造沙溪西部高端制造业新集群,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让高端服装行业更加时尚、新潮、新潮。 文化提升,打造千亿级服装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夯实了沙溪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大矩阵的基础。

目前,中山市特别是沙溪镇的服装行业,仍然依靠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加工作为主要的赚钱方式。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引进高成本的悬挂系统并不容易,建设一个重塑布局的园区也不容易。 在“智能制造”成为时尚服饰行业品牌硬实力的趋势下,中央活力区等集聚平台的出现或将成为中小企业利用集中资源实现升级的阶梯。 中山的服装产业多年来一直没有实现集体活力。 正在出现的“症结”或许会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编者注】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山发展了“洗衣机”、“玻璃工业”、“包装印刷”等全国闻名的“十大舰队”。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山提出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新时代“十大舰队” 。 从新能源到生物医药健康,从照明到现代时尚,“出海舰队”将驶向何方? 《南方日报·中山观察》联合南方+推出“中山新‘十大舰队’实地报道”系列报道,深度走访一线,记录观察中山制造业转型发展实践。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陈少红

【作者】陈少红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