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华丽志
韩国时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近年来,随着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韩国文化向世界传播,韩国时尚越来越引人注目。 不断涌现的新一代设计师不断丰富和更新韩国时尚语言,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4月22日至29日,韩国创意内容振兴院(简称“KOCCA”)主办的5家韩国设计师品牌通过“2022秋冬线上·云订单博览会”发布了2022秋冬系列新品。 。
上图从左至右依次为:EYEYE品牌创始人Kathleen Kye、Beyond Closet品牌创始人KoTae Yong、THE STUDIO K品牌创始人洪惠珍、GAYEON LEE品牌创始人Lee Gayeon、Beyond Closet品牌创始人Lee Chung Chung烈品牌
“2022秋冬网上·云订单会”由KOCCA官方指定代理商Agency Team Corp旗下韩国B2B综合电商平台DECANT与上海时装周DADASHOWROOM联合策划。
借此机会,《华丽志》对这五个品牌的创始人进行了独家专访。 通过他们的第一手经验和独特观察,我们能够从三个维度充分理解韩国时尚产业不断迭代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韩国时尚产业的四个关键词:快速、变化、包容、创造力
“快”是五位设计师对韩国时尚界的共识。 这里的“快”首先来自于消费者对流行趋势的敏感度。 “韩国大众对时尚非常感兴趣,他们喜欢打扮自己,这导致了各种时尚风格的出现,”2014 年 LVMH 青年设计师大赛决赛入围者凯瑟琳·凯 (Kathleen Kye) 说道。次年荣获三星时尚设计奖。 三星时装设计基金奖。
其次,品牌和企业可以从设计、供应链等方面快速做出反应。 Lee Gayeon和洪慧珍提到,“适当表达原创性和时尚性的设计能力”和“拥有优质原材料并能够快速生产和交付”是韩国时尚产业的驱动力。
在创立自己的同名品牌 GAYEON LEE 之前,Lee Gayeon 于 2014 年担任美国设计师 Marc Jacobs 的助理设计师; 洪惠珍于2012年至2015年连续被首尔市政府授予“SEOUL’S 10 SOUL”代表性设计师称号。
韩国开放包容的时尚产业氛围为设计师和品牌提供了创作土壤。 在洪惠珍看来,“我们并不排斥新鲜事物,普通人也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这也是韩国时尚产业一直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出身于时装设计世家的李忠忠表示:“在信息和图片爆炸的时代,韩国品牌仍然能够以包容性和创造性的视野进行融合和再创造。” Lee Chung Chung的父亲是韩国著名时装设计大师Li Sang Bong(与妻子共同创立了品牌Lie Sang Bong)。 2013年,李忠忠推出时尚品牌LIE。
在此背景下,韩国时尚界竞争激烈,更多人跃跃欲试,新老品牌更替频繁。 KoTae Yong 补充道:“虽然各种品牌诞生,但许多品牌正在逐渐消亡。” KoTae Yong 于 2008 年推出 Beyond Closet 品牌,最初专注于男装设计。 随着消费群体不断扩大,Beyond Closet逐渐发展成为中性风格品牌。
韩国时尚产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销售渠道、内容营销和服装风格的变化。 五位设计师表示:从销售渠道和内容营销来看,韩国时尚产业近年来逐渐从线下转向线上。 并且线上渠道占比不断增加,这一趋势在后疫情时代尤为明显; 而在服装风格上,疫情过后,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舒适、休闲的服装。
韩流文化成为韩国时尚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韩国时尚文化虽然形成时间较短,但仍具有一定的先锋性。”高泰勇说。
在五位设计师看来,韩国时尚潮流的流行离不开韩国文化的全球传播。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流席卷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 如今,韩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香奈儿总裁布鲁诺·帕夫洛夫斯基在2017年表示:“今天,韩国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它的活力和创造力、青年文化、流行音乐、影视方面的名人都变得非常强大,影响力甚至覆盖中国还有日本。” (*注:“韩流”一词最早由中国媒体提出,用来描述韩国流行文化的惊人发展,包括音乐、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等)
随着韩国明星在国内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其商业价值也随之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奢侈品牌的关注。 香奈儿等领先奢侈品牌长期以来一直青睐韩国明星。 韩国偶像组合BIGBANG的队长G-Dragon自2017年起担任法国奢侈品牌Chanel的品牌大使,同时也是该品牌在亚洲的大使。 第一位男性品牌大使。
去年凭借《鱿鱼游戏》走红的韩国女演员郑浩妍被任命为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的全球品牌大使。 此前,韩国女团BLACKPINK的四位成员Jennie、Rosé、Lisa和Jisoo先后被法国奢侈品牌Chanel、Yves Saint Laurent、Celine和Dior任命为品牌大使。
“韩国文化在音乐、电影、电视剧等多个领域都受到世界的喜爱,因此韩国时尚品牌也受到关注,”李嘉妍告诉《华丽志》。
从教育到出海,政府大力支持时尚产业——重视本地时尚教育体系发展
据伦敦非营利性泛亚洲文化组织亚洲之家称,现代韩国时装业是在西方影响下形成的。 这个过程可以追溯到1800年代末。 随着西方人的到来和日本文化的影响,韩国传统服装成为主导,韩国时装市场开始逐渐失去其传统风格和元素。
1910年至1945年日本殖民政府占领朝鲜期间,大力推行西方现代时尚; 20世纪50年代,卷发、泳装等美式妆容和时尚在韩国大行其道,现代韩国时尚产业开始成型。 在此期间,韩国第一所时尚教育机构国际西服公司在首尔正式成立。 首尔的南大门、东大门等许多时装市场也开始蓬勃发展,一些商家开始生产自己的服装。
1957年,韩国第一位时装设计师Nora Noh在首尔举办了韩国历史上第一次时装秀。 从此,时装设计成为韩国的新兴职业。
进入21世纪,在“设计韩国”政策的引导下,韩国政府加大了对时尚领域的投入:一方面,政府鼓励各部门共同为时尚企业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注重培养本土设计师,支持他们走出国门。 韩国贸易投资振兴院(KOTRA)的一组数据显示,韩国每年大约有超过5000名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不包括留学生)。
此次接受采访的五位品牌创始人均毕业于韩国设计院校。 其中部分人还拥有韩国及国外设计院校的学习经历:
年轻人才的涌现给韩国时尚产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但同时也让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经营一个品牌比创建一个品牌更难。要让一个品牌长期受到大众喜爱,非常困难。”凯瑟琳·凯感叹道。
不过,五位设计师一致认为,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品牌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塑造扎实可靠的品牌形象”、“创造和展示属于自己的东西”、“建立优秀的品牌档案”至关重要。
洪惠珍还指出,品牌不应以千篇一律的方式呈现自己,而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的营销手段,从不同角度展示品牌形象,或者通过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来展现品牌文化和人文特色。 。 ,这些都是能够让消费者对品牌保持兴趣的方法。
——助力本土品牌走向海外
在采访中,KoTae Yong向我们介绍了韩国政府通过各种项目为设计师提供了大力支持。 除了开展本土时装周、提供样品制作支持外,还积极帮助品牌开拓海外市场。
此次五家设计师品牌参加的“2022秋冬线上云订购会”得到了韩国创意内容振兴院(“KOCCA”)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作为韩国的公共机构,KOCCA致力于为创意文化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从而促进韩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政府和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不少韩国品牌活跃在巴黎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等国际舞台上。 韩国设计师也频频出现在国际设计大赛的决赛中,如:2018年第五届LVMH青年设计师大赛中,韩国设计师Rok Hwang及其品牌Rokh荣获特别奖; 韩国女装设计师 Ashlynn Park 及其品牌 ASHLYN 入围今年 LVMH 青年设计师大赛决赛。
今年1月,红杉中国宣布收购源自首尔的全球时尚品牌WE11DONE的控股权。
在洪惠珍看来,进军海外市场是韩国设计师品牌成长的必经过程。 “韩国自身市场规模的限制和激烈的行业竞争是品牌进军海外市场的主要原因。”
据韩国纺织工业协会去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韩国本土时尚市场规模约为43.3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97.55亿元)。
李忠忠对此表示赞同,“通过海外市场,品牌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品牌价值。”
然而,如何适应海外市场? 如何了解当地文化? 如何洞察消费者心理? 这些都成为这些设计师品牌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Lee Chung Chung强调,“由于资金、人力等原因,品牌可能无法很好地适应当地市场,因此设计师品牌在出海时需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来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