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时装周告诉你 不能穿的秘密

author
0 minutes, 12 seconds Read

最近发现一个颇有趣的现象,正经的评论家与时装买手基本站在统一战线,而来自网络意见领袖的看法往往与之相左。开始还觉得需要帮助正统的严肃的发声摇旗呐喊,以正视听。但后来发现根本没有必要操这份心,因为穿不穿或者不穿真的由不得唯我独尊的“你”。

自甘屌丝或者保持高冷是最常见的两种姿态,仿佛站稳了这两个位置,就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有的评论都可以用“我是屌丝”,或“你不懂”来抵挡。先让我们来看看刚刚结束的巴黎时装周上被大声疾呼“没法穿”的几个瞬间。

CHANEL2015秋冬发布现场

树大招风的CHANEL将大皇宫变成了香奈儿小餐馆,前两季经历了“超市购物物”与“女权大”之后的香奈儿,在网络上收获了不少极端负面的评价,这种声音更多的集中在缺乏美学体系的“丑”之外,多少也折射了网络民众对于传统的顽固以及对少数派的缺乏包容。这一次的“小餐馆系列”Karl Lagerfeld当然不会给你做出一个你想像中的“法式优雅”,他更像一个狡猾的剑客,悄悄在看似寻常的香奈儿系列中加入了更多对舒适性与运动便利的改良,但2015秋冬的改良看似是在经典的Little Black Jacket与Sport Jacket中间找寻平衡。

小香夹克的变身

呈现出更为宽阔的夹克似乎也刺痛了不少来国人的神经,更有好事者,用精湛的PS技术将宽松的轮廓重新拉长为所谓的“正常”比例,你不得不为大家过分单一的审美与思维感到焦虑。

Jacquemus2015秋冬发布

如果说香奈儿的批评尚且处于批评的状态,那么另一个被斥责为“不能穿”的系列则来自90后法国年轻才俊Jacquemus的最新系列,开场模特的裸露上身与遮面头饰都给了民众充足的笑料,看不懂的时装成为一个标签,总有人站出来引领网民讪笑。但如果你真的曾经有尝试穿上他的任何一件衣服你应该可以感受到一个年轻人对青春时光的向往,以及他直爽的幽默感。

左:Sebasitian Bieniek右:川久保玲

出自川久保玲门下的他显然对时装的认识有着一脉相承的观念,拆解衣服固有的结构然后重新组合,他的组合方式更加多彩,而黑色手套成为及裙摆的概念先后出现在80年前Elsa Schiparelli奶奶的设计中,而在半边脸孔上画出另外半张面孔的画法也是取自摄影艺术家Sebasitian Bieniek的双面女郎系列。时装并不是“一件漂亮的衣服“这么简单,而面对你不了解的事情最好保持缄默。

sebasitian bieniek

而万年被大众定义为不可能穿上街头的Comme des Garçons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被日剧或网红写手解读为性冷淡与丑女穿着的Comme des Garçons实际上是改变了时装这个概念外延的大师。2015秋冬仅18个look,其体量之大,无人能及。每一个look所涵盖的结构与工艺足够其他设计师衍生出一个系列,这种教科书式的展示,更像是一种宣言:来,姐教你做衣服。

Comme des Garcons2015秋冬发布

而真正的评论究竟应该是怎样,或者说真正的评论会起到怎样的作用?我想日前为BoF撰写专栏的Colin Mcdowell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足够高的标杆,有理有据。前辈Yvonne的的箴言在耳:“口出恶言、偏激的,就算大道理再头头是道,都直接out。” 这绝对适用于多数情况。但不论网络是怎样的恶评,其实都不会影响到真正购买那些你觉着“没法穿”时装。

Colin Mcdowell作品

这里有三点需要普及,不论买手店、概念店或者品牌自主经营的独立门店,各区域的买手在美与丑,能不能穿上街头都有自己的判断,而他们的订单决定了时装show结束之后,show上的款式是否能够顺利生产,你所在的地区是否能够买到与买到的 价格等诸多问题。这些买手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真正的推动着时装产业的发展,买手不是代购,这是一项需要对审美与商业有极高要求的职业。

时装之所以为时装,总要有些特别, 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相对应的族群,别人的蜜糖可能就是你的砒霜。喜欢一个设计师作品的人多半有一颗坚强的心,并不太在意旁人的指指点点,在时装圈中人言可畏并不成立。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