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十强”产业“飞天阵”集群的“新军”。 2021年,全市现代纺织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2家,实现营业收入330.7亿元,产品涵盖服装服饰、家纺、地毯、皮革制品、产业用纺织品等多个领域。 我市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在新机遇中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在疫情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下,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着如何从利润微笑曲线底部向两端延伸的重重考验。 威海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如何逆势增长? 我市不少企业正在探索新的发展思路,“编织”新天地。
“头雁”入“网”,数字化转型汇聚发展合力
近日,迪尚集团再次入选全国制造业500强名单,成为我市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用“头雁”扇动翅膀带动“群雁”展翅高飞,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重点产业的重要途径。 但纺织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典型的“红海”市场。 “领头雁”地尚如何一飞冲天?
数字化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工业互联网是核心焦点。 我市鼓励龙头工业企业搭上“数字化”列车,将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服装制造相结合,为传统纺织工业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对于纺织服装行业来说,“面料”和“设计”是影响产品品质最关键的两个因素。 在迪尚集团,纺织服装垂直生态供应链平台的打造,为这两件“大事”提供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过去,为了寻找合适的面料,企业常常要‘走遍全国’。” 迪尚集团负责人介绍,他们打造了国内首个纺织服装垂直生态供应链平台,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云设计中心、面料辅料平台、柔性制造基地和智慧消费应用平台串联起来,连接服装设计、面料辅料资源协作、服装生产销售等各个节点。 服装生产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奔赴全国各地挑选面料。 “ 端到端协作。
平台自2021年8月投入使用以来,已聚集全球3000余名设计师,年开发款式超过60万个,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新增利税1.9亿元。
工信部数据显示,纺织服装行业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0%,工业互联网平台带来的精准配置,尤其赋能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规模企业”。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我市通过搭建产业平台推动集群化发展,逐步整合高度分散的纺织产业市场,实现从“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的转变。发展”。
联桥集团全国纱线工业互联网平台、金猴集团鞋业个性化时尚设计服务平台、纺织集团进出口公司面向C2M的协同智能制造平台……行业内更多服务平台不断涌现。 涌现,为原创产品研发和创新技术应用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带动产业发展生态系统持续优化。
科技“强身健体”,智能制造激发内生动力
现代纺织行业的工作场景是什么样的? 在威海三阳集团的印花车间,隆隆的机器声给了我们答案——随着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完成,一套服装的整个制造过程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从纱线、面料到印花、切割。
“原本需要20人完成的陷印,现在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完全掌控。” 站在进口椭圆印刷机前,董事长王晓英说:公司现有自动化生产机器千余台(套)。 成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秘诀”。
对于传统纺织服装行业来说,建设更高效、更智慧的“未来工厂”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 以三阳集团为例。 自2020年启动智能化改造以来,仅各类机械设备的投资就达数亿,但对于企业来说,这样的投资是值得的、必要的。
王晓英表示,借助智能制造,公司的“蛋糕”越来越大。 近年来,公司复合增长率稳定在35%左右。 去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美元。
这种发展模式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随着我市纺织产业集群逐步向“现代化”靠拢,以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模式为代表的“智能纺织”正逐渐被更多企业关注和接受,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后劲”。
以政策支持赋能企业智能化转型,我市出台《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威海市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助力纺织、服装企业打造智能化工产业。 对工厂、数字化车间给予补贴奖励,对企业开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软硬件投入给予补贴。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扶持资金超过3亿元,有力支持了纺织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智能化转型升级。
目前,现代纺织产业集群拥有各类创新平台53个,17家企业被授予“瞪羚”、“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 迪尚集团牵头的服装产业数字化制造创新中心入选省级培育名单。 智能制造正在为威海这座“锦绣文章”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求新求变,多元化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目前,寒风凛冽,天气已经转冷。 在环翠区振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一批新的秋装已上架; 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衣柜里,有一个名字叫“威海汇泉”。
作为我市最早开展市场化销售(F2C)的纺织企业,2017年,汇泉集团开始尝试将产品从加工出口向内销转型。 没想到,这次“改变”成功激发了公司在消费端市场的潜力。
“市场环境持续波动,但企业服装库存不断产生,通过开辟新的发展通道,企业可以降低发展风险。” 汇泉集团董事长助理苗楠表示,从工厂直接接触消费者,新的销售渠道消除了代理中间商,赢得了更多人的青睐。
去库存、促消费、拓展市场的新销售模式,成为新形势下汇泉集团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 目前,企业F2C业务约占年收入的10%,并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增长。
“我市纺织服装企业仍以生产加工为主。”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位工作人员坦言,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技术和市场才能“两条腿”走路,研发和营销相互结合。 制造企业能否更快更好地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汇泉集团的案例证明,跑步时“换个方向”,或许能发现不一样的机会。 依依公司由外贸转内销、联桥集团专攻毛衫等案例不断涌现。 加快开仓,增加“线上”产品数量,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国内大循环、RCEP签署等发展机遇。 威海纺织企业立足自身实际,不断求发展、求变革,“大踏步”走向未来。
站在更远的发展高度,我市成立了时尚休闲运动用品产业专项工作班,支持企业“多条腿”行走,推动现代纺织产业向更深层次的时尚休闲方向迈进。 近年来,我市成功举办多届“地尚杯”服装设计大赛,积极引入时尚品牌、文化创意、时尚休闲等业态,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卖感情”与“卖创意”的转变。
“我们将不断总结和推广地尚、汇泉、依依等企业的营销模式,推动企业与直播电商平台的合作,积极帮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相关链接:
迪尚集团牵头的服装产业数字化制造创新中心入选省级培育名单
9月15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2年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第一批)培育名单。 迪尚集团牵头的服装行业数字化制造创新中心成功入选。
此次列入省级培育名单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共有18家,涉及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轻工纺织、医疗健康等领域。 我市入选的服装产业数字化制造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方式。 迪尚集团牵头成立服装技术研究院,还联合服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山东省服装产业链创新联盟,重点开展研发工作围绕服装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数字化制造装备,以及服装新材料、智能服装、智能制造等服装产业链关键技术。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和鼓励行业骨干企业整合、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截至目前,已在医疗器械、轮胎制造、碳纤维领域建立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房车、渔具、服装等3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列入省培育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