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铸造“金字招牌”,打造“百年老店”——2023年老字号企业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
2月4日,立春,山东青岛。 拥有百年历史的台东路步行街,老字号林立。 商务部主办的2023年“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在此启动。
每到节日,逛老字号、品尝老字号美食、观赏老字号工艺……对于很多人来说,承载着历史积淀的“中华老字号”是记忆中熟悉的味道,一丝难忘的乡愁,又充满了乡愁。 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时代记忆。
百年沧桑,金字招牌。 连日来,新华社记者对全国老字号企业进行深入采访调查,触摸新时代、新征程老字号企业发展的新脉搏,探寻老字号企业发展的新脉搏。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历久弥新:百年品牌焕然一新
春节期间,每一个老字号都让年味更浓、更深入人心。
早上8点刚过,北京稻香村“零店”门口就排起了七八米长的队伍。 店里全新推出的“福兔鲜瑞鲜”系列兔年糕点,都是手工新鲜制作,店内烘烤而成。 如果你迟到,他们就会消失。 “销售的火爆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今年以来,整体销量同比增长近40%,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北京稻香村副总经理于大志说。
正宗的北京味、过年味,离不开炒面的黄酱、煮羊肉时嚼的几瓣糖蒜、吃饺子时的一点醋、喝粥时的一盘咸菜丝……很多慕名而来的挑剔的北京人和外地人,都会直奔六必居这家百年老味道店。 年初以来,北京六必居各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约38%。
一张照片纪念重逢,传递记忆。 从小就在大北照相馆拍照的龚先生也带着孩子来拍照。 “我们家里有这个传统,我们想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新年以来,大北摄影店日均客流量达2643人,销售额同比增长45%,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37%,客流量最大的时候我排了3个小时。
2023年伊始,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历经岁月洗礼的老字号企业也焕然一新,以浓郁的传统文化增添了节日仪式感,成为新的企业。消费亮点。
目前,我国有中华老字号1128个,本土老字号3277个。 其中,已有10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有701个。
据商务部监测,我国老字号企业85%以上实现盈利。 即使近年来受到疫情影响,仍有70%以上的企业保持盈利; 到2022年,近35%的老字号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超过70%的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上海老字号国货“大白兔”成为年货热销品; 福州百年聚春园店通过电商将美食销往各地; 广州老字号数字博物馆迎来大批消费者打卡购物……全国各地,线上线下,一大批老字号人气不断攀升,展现出其持久的生命力。
兔年春节假期,京东“老字号”搜索量增长120%; 去年“618”购物活动期间,百雀羚等老字号多款商品在拼多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400%; “双11”购物节期间,不少老字号在京东、淘宝等平台的交易额大幅增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打造中国品牌,培育发展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2023年“老字号嘉年华”启动仪式视频讲话中表示,要以本次活动为抓手,统筹线上线下活动,全年持续推进,为更高品质的商品和更新颖的消费。 现场让公众在品尝老字号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诚信创新:老字号融入新国潮
走进被誉为“中华布鞋第一店”的内联盛总店,“玉兔迎新”生肖彩绘鞋和“毛族”国潮男鞋十分引人注目; 喝一杯“大内宫包”咖啡,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新的方式发现百年老店的传奇故事。
北京民间有句俗话:“马聚源头,足内联胜,衣瑞福祥,四恒缠腰”。 内联盛创立于1853年,这个以千层底潮靴起家的老字号,如今也将新国潮融入传承与创新。
“我们希望打破年轻人对内联升老人、老店、老产品的刻板印象。” 内联盛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旭说。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老字号的优势就在于“老”,包括老品牌、老技艺、信誉好、口碑好。 不过,老字号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其“老”。 可能存在老化观念、老化机制等问题。 尤其是年轻人的接受度还不够高,不能满足当前消费升级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只有坚持诚信、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魂”,借力先进适用技术的“力”,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巩固“老”传统优势,顺应“新时代”。新”时代潮流。 。
引进“90后”海归设计师,推出针对“95后”、“00后”的潮流副线内联升,与国际知名时尚品牌合作联名款,推出潮流鞋履快闪店……近年来,内联已盛主动聚焦年轻人,努力探索“从早靴到潮鞋”的时尚转型。
无论款式多么“新潮”,都离不开每一针的扎实缝线。 2008年,“内联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具近40种,工序90多道,光是装鞋底就需要熟练工人三天的时间。” 内联胜第四代传承人的徒弟蔡文科大师表示,目前的机械技术还很遥远。 低于人工技能水平。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表示,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传统技艺、工艺和诚信理念,成为老字号企业不断适应的重要因素。顺应时代发展,历久弥新。
走进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东阿阿胶工业园,工厂车间里充满了科技元素。 5G、大数据等技术帮助生产流程和营销模式不断升级。 在过去的9个昼夜里,制胶工艺进步了30%。 多次。 预计2022年企业利润将比去年同期增长73%至84%。
天津大仁堂积极探索科研数字化,将临床记录的“痕迹”转化为大数据,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撑; 浙江西泠印社与《三体》联合推出多款新奇有趣的产品; 北京东来顺通过盒马鲜生渠道销售联名品牌饺子,利用直播平台“龙店”拉动销量……
盛秋平表示,老字号的创新应该是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对标先进理念的创新、符合市场机制的创新、符合长远规划的创新企业的发展,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 只有定下群众认可、市场认可的“基调”,才能找到守正创新、实现长远发展的“路”。
强化品牌:培育壮大“百年老店”
“很多外国人不会说中文,但他们还是会说片仔癀这个词。” 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伟奇说。
今年以来,福建漳州片仔癀生产车间一直加班加点,批量产品已销往印尼、泰国、新加坡等海外国家。 仅一月份的前十天,产品销量就达到去年全年的十分之一。
福建漳州话中,将因热毒引起的肿痛统称为“黄”。 因一颗可治黄,故名“片仔癀”。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片仔癀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配方和治疗功效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老字号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民族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品牌价值发展潜力巨大。
盛秋平表示,从国际上看,注重对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和支持是通行做法。 仅在日本,就有超过1300家企业将在2022年庆祝“百年华诞”,并入选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的德国企业,其中一半拥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必要培育壮大一批自己的“百年老店”。
推动老字号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弘扬当代价值观——
近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 ”。 从深厚的历史文化、规范的经营管理、创新发展能力三个方面突出“选优”和“动态管理”,设计量化识别指标,找出真正的好品牌。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邓超表示,通过加强老字号文物的保护利用和活态传承,老字号文物要让老百姓在原来的地方真正品尝到中华老字号的原汁原味。
支持老字号通过创新发展打造更多硬核优质品牌——
如今,凤凰这个上海老字号在国内外也正在实现新的飞跃。 其生产的锂离子助力自行车远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价格是传统自行车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徐莉表示,2019年以来,凤凰发现锂离子助力自行车市场持续增长,因此加大了研发、生产的投入。和销售,并建立了高标准的锂离子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 专利。
引领老字号以优质产品提升信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 近年来,我国老字号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也有个别企业出现质量、品牌下滑,甚至被诟病“靠老卖旧”。 以及其他问题。
“老字号好不好,必须由人民来决定。”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李刚表示,商务部将联合多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及时跟踪老字号企业的市场表现,指导和规范经营,鼓励创新发展,帮助更多真正受人民喜爱、经过市场检验的好品牌培育成长为“百年老店”。 (记者谢曦瑶、王玉晓、魏宏毅、张歆艺、袁敏、吴建峰、周锐)
海报设计:赵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