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商业回顾丨部分国际品牌退出国内快时尚迎来机遇期

author
0 minutes, 13 seconds Read

2022年,众多国际快时尚品牌退出中国市场,“不迎合中国消费者”、“跟不上年轻人审美升级”、“同质化严重、品质下沉”成为“原因”这些品牌的失败。 ”。两者相辅相成,国际品牌的退出危机也是国产品牌崛起、占领市场的契机。不过,国产品牌要想趁势而上,仍需寻找自己的成长路径,提高自身素质。他们的产品和设计,赋予品牌更多的中国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市场,走得更快更远。

圈写品牌_时尚圈子_时尚品牌圈

北京的一家快时尚品牌店。

部分国际品牌已退出

今年7月,ZARA旗下三个姐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的电商旗舰店联合发布关店促销公告,称将于7月31日正式结束运营。2021年初,这三个品牌宣布关店所有线下商店。 这意味着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除了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这三个姐妹品牌外,快时尚巨头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已大不如前。 3月31日,H&M MONKI天猫官方旗舰店关闭; 6月24日,H&M关闭了开业15年的上海淮海中路首家内地门店。 优衣库2022财年中报披露,中国市场销售收入下滑,大中华区133家门店暂时关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英国快时尚品牌NEW LOOK、Topshop、美国大众时尚品牌Forever21、快时尚品牌Old Navy等众多国际快时尚品牌均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国际快时尚品牌为何失宠?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快时尚品牌不仅要保证出货量,还要降低成本费用,进行价格管理,导致企业运营投入不断加大。 设计上的投入,无论是产品的精致程度,还是加工的细致程度,都被削弱了。 随着年轻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越来越高,质量差、款式过于廉价的服装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国产品牌顺势追捧

过去,欧美快时尚巨头是领先者。 如今,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正迎来机遇期,强势崛起。 他们从过去的追随者、模仿者,变成了创新者、领导者。

根据天猫发布的今年“6·18”女装销量榜,本土快时尚品牌Urban Revivo超越优衣库,成为该平台女装赛道的最大赢家。 女装品牌销量前三名分别是Urban Revivo、优衣库和MO&Co.,中国品牌占据两席。 今年国际快时尚门店关店期间,Urban Revivo继续积极扩张门店。

近年来,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审美不断升级,开始追求“入乡随俗”的本土化做法。 设计和生产符合中国人审美需求的产品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看到,国内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款式已经告别了过去产品的单一、呆板、粗制滥造。

另外,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像过去那样时尚,穿着国际品牌。 如今,他们更加追求性价比、品质和时尚。 尤其是民族时尚、时尚玩具、时尚产品等潮流的兴起,给了当今年轻人不同的消费选择——他们更愿意购买国货品牌、民族时尚品牌。

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认为,随着消费者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消费者对民族时尚品牌的认可度有所提升。 以都市复兴、波司登、安踏、太平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国内品牌涌现,并正在加紧营销和扩张力度。 Urban Revivo、安踏等品牌正逐步确立自己作为购物中心核心的地位,探索并引领中国的消费趋势。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更“懂”中国市场,更懂消费者需求。 他们在电商、数字营销、直播、网红营销等方面的布局远远优于国际快时尚品牌。 。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不迎合中国消费者”、“跟不上年轻人的审美升级”、“同质化严重、品质下沉”成为这些国际快时尚品牌失败的“原因”。 国际品牌的退出或危机,恰恰是国产品牌占领市场的机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报告提到,预计到2023年,我国服装行业零售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 其中,消费者偏爱时尚服饰,快时尚整体增速明显高于整个行业。 中国的快时尚市场足够大,市场上总会有以快时尚为代表的平价服装的需求。

许多国际快时尚品牌仍在大力开拓中国市场。 例如,优衣库正在加速拓展中国市场。 目前,优衣库在中国180多个城市拥有850多家门店。 接下来,优衣库将保持每年80至100家门店的速度,而且全部为直营店; 它已经从中国撤走了。 市场上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宣布重返中国市场。 即使他们第二次入宫,也会再次在中国市场上竞争。 今年6月底,消失三年的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卷土重来; H&M开始进军中国高端市场,寻求新的机遇。 增长点。

前景广阔,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 业内人士认为,乘势而上的国产品牌需要寻找自己的增长机会期。 除了设计好产品外,还需要赋予产品中国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抢占市场,走得更快、更远。 价格、品质、设计互补的新品牌也将找到机会分一杯羹。 (华商报记者 陈青)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