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汇:新时尚之都圈。请点击标题下蓝字“华商汇”关注
华商简介
站在2017年的门口,我们不仅感受到了2016年服装行业产业运行中的寒意和转型之路上的曲折,更嗅到了技术变革、消费升级和转型升级的时代气息。 2017年资本井喷,2017年的服装行业需要在不确定的形势下稳定身心,做好自己,拥抱大资本、大时尚的新未来。
一、2016年服装时尚行业回顾
俗话说,抬头看天,低着头走路。 在坚定看好服装时尚行业未来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实的情况,走好我们脚下的路。 如果你想回顾2016年的服装时尚行业,一定会看到整体基调偏冷。 服装企业传递出的普遍信息是:2016年的服装生意不好做。
(一)服装主体行业运行回顾:零售终端低迷,服装企业普遍感受到压力
我们先从典型的男装行业说起。 2016年的男装行业,洗牌、重组、巨额亏损等场景接连上演。
大洋创世退市。 2016年10月,大洋创世被圆通快递借壳并更名,成为A股首家快递公司。 大洋创世董事长李桂莲携四名高管从上市公司辞职,大洋创世从此退出资本市场舞台。
步森株式会社计划剥离其男装业务。 2016年12月,步森股份公告称,公司拟适时剥离原有服装资产。 步森股份表示,目前国内终端服装品牌零售市场尚未明显好转,服装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好消息鸟遭受了第一次损失。 2016年上半年,报喜鸟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下降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44万元,同比下降229.58%。 报喜鸟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终端零售景气度持续下滑。
希努尔的房屋出售提高了业绩。 希努尔2016年中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下降30.6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727.43万元,同比增长421.94%; 扣除非盈利项目后实际净利润亏损2110.88万元,同比减少2727.43万元。 大幅下降617.39%。 原因是西努尔出售北京一处房产,净利润4702.5万元。 希努尔表示,受外部环境影响,传统男装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终端零售整体疲软。
这些男装上市公司纷纷表示,市场不好,终端零售不景气,市场疲软。 此类表述常见于服装企业的公告中,不仅限于男装,还包括休闲装、女装、鞋服、奢侈品等。 不仅是A股上市公司,还有香港上市公司甚至美国上市公司,不仅仅是内地市场。 香港市场也是如此,而且市场更惨。
以香港上市服装公司为例,利邦集团于2016年6月发布亏损预警,称由于中国游客减少和本地消费低迷,香港和澳门零售市场持续放缓,集团业绩表现不佳。因此受到影响; 而中国大陆市场普遍的降价促销和疲弱的消费情绪相结合,使情况更加复杂化。 三一业绩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半年亏损超2亿港元(2015年全年亏损4741.2万元),关闭19家内地门店。 2016年12月,三一宣布以约1.2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Salvatore Ferragamo出售菲拉格慕20%的股权,预计收益1630万元。
另一家公司YGM TRADING则公告,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约3.41亿港元,同比下降21%; 毛利约1.91亿港元,同比下降25.8%; 经营亏损为7,105.4万港元。 同比增长40.5%。 YGM TRADING此前表示,集团经营主要业务的零售市场萎缩,尤其是香港和内地市场,导致品牌服装、皮革制品和服饰的零售和批发销售均大幅下滑。 2016年10月,YGM TRADING宣布拟出售“Aquascutum”品牌产品的制造及销售业务及相关知识产权,拟作价1.2亿美元(约9.307亿港元)。
作为高端服装零售商,Trinity和YGM TRADING在2016年遭受了巨额亏损,同时计划出售其品牌业务。 反映出2016年零售市场的低迷,是“天下同热同冷”。
(二)服装企业转型回顾:转型普遍处于投资阶段,拖累企业财务业绩
华商汇曾统计过2016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倍增长的服务类上市公司数量,仅有十几家(具体参见华商观察第83期《营收双倍增长的10家服装企业盘点》)和上半年净利润增长”)。 这十家企业包括森马服饰、海澜之家等,近两年主营服装业务表现较为稳定,也有一些通过多元化业务拓展实现了阶段性增长,如搜于特的供应链管理业务、美盛文化的动漫管理业务推动了公司营收的阶段性增长。
但更多服装企业的转型仍处于“只有付出,没有收获”的阶段,这拖累了服装企业的业绩。
在户外行业,探路者2016年第三季度公告显示,由于市场消费整体低迷、行业竞争加剧、探路者加大用户服务功能投入、出行服务业务转型升级等因素,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公告显示,探路者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9,998.0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34.8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51%。 探路者表示,公司户外和旅游两大业务板块营收下降,导致整体营业收入下降,尤其是旅游板块。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20%。
在家纺行业,罗莱生活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55亿元,同比增长5.3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9亿元,同比下降19.88%。 该公司表示,公司转型家居初期,各项费用投入较大,但产出相对滞后。
鞋服行业,贵人鸟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8%至13.7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2.93%同比增至1.78亿元。 今年上半年,贵人鸟关闭了152家门店。 在业绩下滑的同时,贵人鸟也在不断寻求向体育产业化转型。 2016年,公司先后收购了线下零售渠道卖家“捷之星”50.01%的股权和线上零售商“名鞋库”51%的股权。 并获得国际知名篮球品牌AND1在大中华区的品牌授权,并一直在积极投资。 。
然而,2017年1月,贵人鸟宣布拟注销控股子公司翔安保险。 翔安保险由贵人鸟与厦门融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4月共同投资成立,意图布局体育保险领域。 贵人鸟表示,此举是为了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和对外投资风险。
探路者、罗莱生活、贵人鸟等企业转型动作频繁,在服装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更具代表性。 然而,这些公司2016年的业绩表明,转型并非一帆风顺。
(三)服装行业发展回顾:运动服、童装仍是亮点
尽管服装企业普遍感受到来自零售市场和转型过程的压力,但从细分市场来看,运动装、童装仍是服装行业的亮点。 以港股服饰企业为例,华商观察在《运动及童装业务成为港股服饰企业业绩亮点》中提到,安踏、李宁等运动服饰企业2016年普遍表现良好,而童装业务则表现出色。正处于一个生长周期之内。
李宁康复了。 李宁公司于2016年10月宣布,李宁品牌产品在订单会上来自特许经销商的订单已连续12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今年9月举行的最新2017年第二季度展会订单同比录得高个位数增长。 公告披露,截至2016年9月30日,李宁品牌在中国的销售点总数为6,247个,2016年至今净增加114个,较上季度末净增加78个。
百丽国际的业绩得益于运动和服装业务的支撑。 百丽国际发布2016/17财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止六个月,鞋类业务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12.7%,运动服饰业务销售收入增长14.9%; 整体销售收入增长0.9%,营业利润下降19.8%,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利润下降19.7%。 公司表示,运动服饰业务受益于消费者运动健身需求大幅增长,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趋势,而鞋类业务则因客源减少而继续呈现同店销售额和盈利能力下滑。消费者偏好的流动和变化。
利标品牌在中期将其核心营业利润翻了一番,称童装是未来增长的引擎。 利标品牌2016年11月宣布,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营业额1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核心营业利润7800万美元,年同比增长129.9%。 调整后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增长344.2%至4400万美元。 该公司预计,虽然该公司的童装业务在美国市场相对成熟,但在欧洲和亚洲也将出现令人鼓舞的增长机会。 受益于中国二胎政策的实施,相信童装将成为集团亚洲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
安踏财报显示,在快速增长的FILA品牌业务方面,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国有687家FILA及FILA童装专卖店。 公司计划到2016年底拥有700-750家FILA及FILA童装专卖店,预计2016年FILA品牌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2016年上半年,安踏童装贡献的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0%,占总营收的10%左右。
2、2017年时尚产业发展展望
预计2017年服装行业将大致延续2016年的走势,服装主体行业在转型升级方面需要提高运营效率,打造品牌化、精品化,提高转型整合的成功率。 由于我国经济呈L型发展态势,零售市场渠道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服装企业需要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主营业务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困难的背后,一些变革的力量越来越明显。 2017年,这些变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一)技术变革的力量将进一步改变时尚产业
中国目前市值最大的公司是腾讯,它已经将此前位居榜首的工商银行推至第二位,而阿里巴巴也位居前列。 从全球范围来看,亚马逊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美国主要实体零售巨头的市值总和。 据美国媒体报道,截至1月3日,亚马逊市值达到3581亿美元,超过美国主要上市实体零售店约2978亿美元的总市值。 众所周知,沃尔玛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第一,但目前沃尔玛与美国剩余实体零售企业的市值总和还不如亚马逊。
这些标志性事件表明,新经济正在以超乎人们预期的速度取代和改造传统经济。 据报道,亚马逊宣布将在西雅图开设一家无需排队结账的实体店。 该商店将使用类似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传感器和深度学习,这将为实体超市行业甚至电子商务带来好处。 新的竞争来临。 据统计,服装是美国零售业网购渗透率最高的品类,亚马逊在网络服装零售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亚马逊在2016年已经推出了7个自有时尚品牌。此外,2017年有报道称,亚马逊与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等公司正在考虑竞购收购破产的美国服装品牌American Apparel。
业绩有所复苏的李宁也强调,业绩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 公司表示,电商业务不再仅仅是线上销售和营销渠道,而是正在探索和实践数字化运营。 未来,我们计划利用移动网络平台更加贴近目标消费群体,优化线上线下购物体验,提升多渠道、跨平台的用户体验。
据报道,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首席执行官巴勃罗·伊斯拉(Pablo Isla)认为,近两年业绩的增长得益于线上线下完全融合的商业模式。 “在移动支付等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集团的线上业务和传统实体店业务可以无缝对接,我们将持续推动这些创新。” 此前,Inditex宣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所有品牌门店(Zara、Massimo Dutti、Stradivarius、Bershka、Pull&Bear、Zara Home、Oysho和Uterqüe)均启用移动支付功能。 该业务将在西班牙国内门店实施,后续将拓展至其他国家。
随着移动购物成为主流购物方式,O2O模式将变得更加普遍。 优衣库天猫官网在2016年双十一开设了精选商品店内提货专区,共有13个款式的服装,线上线下同款式、同价格。 优衣库表示,支持门店自提,允许消费者在官网下单,通过短信优惠券到门店提货。 从双十一狂欢购物节可以看出,一种以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零售、场景化消费体验、高效供应链为核心竞争力的新零售模式正在兴起。 服装和时尚业需要应对这一趋势。
(二)消费升级大潮来临,服装时尚品牌将更加生活方式化
2016年,在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少服装企业选择跨行业多元化,或者缩减规模、转型主业。 与此同时,不少服装企业聚焦服装主业,以资本为纽带,向产业链上下游移动。 特别是向下游物流、渠道、零售、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延伸,转型为多品牌、多品类、产品+服务的生活方式品牌。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这是服装企业做强做大服装主业的主流趋势和重要模式。
集购物与休闲于一体的购物中心,以及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的大卖场模式将更受欢迎。 2016年,雅戈尔斥资3000万翻新门店,聘请了国际设计师Philip Handford团队,曾为Burberry等奢侈品牌设计过门店室内空间。 2016年9月,拉夏贝尔注资合资红车实业,打造“Life Circle”生活方式品牌。 拉夏贝尔高层表示,合资公司将打造“Life Circle”品牌,打造家居系列,迎合集团“拉夏贝尔”品牌。 “夏日生活生态”的战略构想。
2016年12月,无印良品宣布全球首个无印良品旗舰店、餐厅、酒店三合一项目落户深业上城。 该酒店预计于2017年下半年开业,将成为中国首家无印良品酒店。 正如有人想象的那样,未来你会穿无印良品的衣服,走进无印良品的咖啡馆,看无印良品的书,喝无印良品的茶,饿了就去无印良品餐厅,累了躺着就去无印良品酒店。 睡在无印良品的床单上……这就是无印良品的野心。
生活方式包括时尚产品的细分和市场的细分。 除了一二线城市和大家瞄准的“中产阶级”外,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时尚下乡”将成为趋势。 阿迪达斯于2016年6月底宣布与万达集团合作,前者将为后者的铁人三项赛提供赞助,后者将为前者提供更广泛的开店支持。 在阿迪达斯的计划中,该公司计划到2020年再开设3000家门店。
另据悉,时尚大数据公司Edited根据对全球超过5.2亿件线上产品的调查,对2017年零售和时尚品牌的主要趋势进行了预测,并给出了几个关键词: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和生活方式。 Edited 的客户包括 Ralph Lauren、eBay 和 Asos。 该机构首席分析师表示,2017年零售商将进一步渗透利基市场和小规模市场,以满足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零售商还将在实体店拓展高质量服务,例如提供咖啡和美容服务。 让消费者愿意在店内停留更长时间,并提供更加差异化的特色服务。
3、资本外流将倒逼服装时尚产业加速整合优化进程。
近两年,出现了两个非常流行但又相互矛盾的术语:“资本寒冬”和“资产荒”。 这实际上意味着同样的事情。 越来越多的资本在对冲风险的同时,也在寻找好的产业和项目。 在此趋势下,资本对服装行业转型优化的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2016年,中国资本海外并购再创新高。 据商务部公布的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中国境内投资者累计对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的7020家境外企业进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9619.3亿元,同比增长53.3%。 相关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4年的20多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重要的领域是能源资源。 到2015年,前三名分别转变为高科技类、制造类和消费类。
另一个机遇来自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改革。 1月7日,证监会官员披露,2016年IPO及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 IPO数量和融资金额创近五年来新高,再融资规模再创新高。 一直处于高位。 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增长近一倍,超过1万家,全年融资总额1405亿元。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较为活跃,涉及交易金额2.39万亿元,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 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也大幅增长。 全年非金融企业共发行债券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7倍。
可以预见,2017年资本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普华永道2017年IPO市场展望数据显示,2016年沪深股市IPO数量为227起,融资规模达1504亿元。 预计2017年A股IPO将有320至350起,融资规模为220至2500亿元。 毫无疑问,2017年将会有更多的服装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随着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资本市场本身的制度改革也将随之进行,这将改变目前以散户投资者为主导的投资结构,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资本市场主导地位。由机构投资者。 这将改变目前资本市场盲目追题材的“炒股”现象,更加注重公司本身的质量。 有潜力的服装中小企业将能够通过直接融资找到增长或变现的有效途径。
新三板市场就是一个例子。 新三板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目前,上市公司已超过10000家。 但还需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提高市场流动性,完善融资功能。 2016年,在越来越多中小微服装企业登陆新三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服装上市公司也通过整体并购、参与固定增长和二级市场持股。 新三板市场将通过拆解子公司上市的方式布局,新三板市场将成为上市服务企业的“并购池”。 这本身将推动新三板市场向更加成熟、更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金钱永不眠。 服装企业的转型从融资方式的转变开始,这也是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6年的服装时尚行业,行业依然艰难,转型仍在路上。 然而,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服装行业却赶上了一个技术变革、消费升级、资本井喷的时代。 在2017年的服装行业,站起来或许并不代表一切,但还是需要坚持……因为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迎来大品牌、大资本、大时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