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编辑部》影评:菊次郎的夏天,寻找外星人与内心的探索
唐志军对“寻找外星人”这件事怀有执念和痴迷,他将这一事业作为生活的全部。尽管他的追求让他成为了《宇宙探索》杂志编辑部主编,但最终却落魄潦倒、鳏寡孤独。这个不是普通的雪花点,而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我错过了电影院首映,加上周末陪娃忙碌,只能在网上等待多月后观看。在周末娃午睡期间,我和老陈观摩了这部被称为“神作”的电影。
生活中少有像唐志军这样的人,他们全身心地追随一件事,试图解答“我是谁”、“我为何而来”、“我将去到哪里”。唐志军的人设通过杨皓宇精妙的演绎得到了体现,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让人物更加饱满。
前半部分展示了唐志军的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完整的人物画像。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主义,对于无法融入社会又苦苦追寻真相的事实,他选择坚持到底。
秦彩蓉虽然认为唐志军是个“神经病”,但她不忍心放他一个人去探险。她熟悉他的心理,是个无依无靠、苦命之人的妻子,她理解并支持他的行为。
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事情让人感到荒谬,就像娱乐至死时代里,《宇宙探索》的没落情理之中一样。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钱财问题,而非那些关于宇宙奥秘的问题。
电影中的第三章:“等待麻雀降临的少年”,孙一通被认定与外星文明有联系,这段剧情充满哲学思考,结合佛学、神学和科学,看似违和却产生了奇妙化学反应。
孙一通诗歌也非常吸引人,与王阳在《漫长季节》中的诗歌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时代评论。这段旅程坎坷至极,最终秦姐决定停下脚步,不再陪伴,而那日苏和晓晓则继续前行。
最后,唐志军一个人进入深山,被毒蘑菇所困,却用自己预设的情境自救,在幻境中找到答案。在婚礼上致辞,他总结了一路走来的经历,也完成了杂志社最后一期,并关闭杂记社。这是一个科幻片,更是一次对个人意义探索的心灵旅程,它不需要宏大的特效,只需对未知向往的心灵共鸣就足够震撼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