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素陀飞轮的最大用途都是为了将整个街头以框架撑起,通过这个框架的转动,以你不单一方位的偏差,更确切的来说,他们更像是兄弟。
卡罗素(Karrusel),译为“旋转木马”,最初由伦敦一位丹麦籍的制表师Bahne Bonniksen(1859-1935)于1892年发明,并获得专利(专利号:21421)。它是一个可旋转的框架结构。Bahne Bonniksen希望创造出一种陀飞与轮一样可以对抗地力、价格又较能为人所接受的特殊擒纵机构,卡罗素便由此诞生。
有很多人会把卡罗素和陀飞轮联系到一起,那么什么是卡罗素陀飞轮?它跟传统的陀飞轮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特别画了架构图,方便你有更深度的对比!
第一:陀飞轮的摆轮跟旋转框架是同轴的,而早期卡罗素的摆轮跟框架则是不同轴的,摆轮就像“旋转的木马”一样,被安置在了旁边。
第二:陀飞轮的旋转框架是整个传动齿轮系统的一部分,但卡罗素由于旋转框架是由第三齿轮经另一个中介齿轮传送动力,所以跟整个齿轮系统是分开的。
第三:陀飞轮,框架跟擒纵系统均由第三齿轮传送动力,卡罗素是由第三齿轮将动力经第四齿轮传到急轮,经由中介轮再传到旋转框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