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桥》,以大量战术设计展现智慧勇气 “我们不会因为制作完了《长津湖》,再制作《水门桥》就会容易一点,一点都不容易,跟重新拍一样”,导演徐克笑着说,大家对电影的标准提得很高,每个人对新的东西都有新的要求,所有事情都要重新整理协调。
相比《长津湖》,《水门桥》无论是制作层面还是内容层面,都做了全面升级,电影以宏大的战争场面为观众献上“最硬的菜”,观众无一不被电影中火爆真实的战争场面震撼,有观众评价:“真切地体会到战场上的生死一瞬,尤其是炸桥任务的呈现,完整、紧张、惊险,看的时候捏紧拳头直冒冷汗,心紧紧地被揪住。”
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条被伍万里带上战场的红围巾。在影片最后,这抹战场上的“中国红”,成为一种精神符号,不仅象征着志愿军不可战胜的气概,也成了一封告白祖国的情书。如今通过《水门桥》,这种情结也延伸至电影外,这条寄托了战士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红围巾已经成为我们对生命与和平热爱的象征。
由张艺谋和张末联合执导的大作《狙击手》,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遭遇战,用小切口讲好中国故事。从细微之处着手讲好中国故事,是导演张艺谋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电影这个艺术形式天生需要好看,再看之后才是寓教于乐,可以输出你的价值观,让出中国故事,让出好的中国故事。”
编剧陈宇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回到最本质叙事功能上,与张艺谋这几年的创作喜好比较契合。他觉得,《狙击手》是一部会让人感动的人物戏,在他看来,只要感情自然产生共鸣,就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他甚至提出一个观点,要一唱三叹,而不是只唱一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样的情感渲染方式,使得角色更加立体化,同时也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和转折,使每个角色的发展都充满力量。
在观看影片后,一些家长带孩子一起观看,为孩子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硝烟中的沉重历史。祖国繁荣富强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山河已无恙,我辈当自强”,后辈铭记历史才是最好的致敬。这正如采写者滕朝所言:“享受这盛世平安,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埋葬在异国他乡冰天雪地中的青春生命。”
因此,无论是在光鲜亮丽的小城街头,或是在温暖如初冬日子的家庭院子里,当你听到或看到有关这些英雄的事迹时,你的心将变得更加坚定,你将更深刻地理解他们为何选择这样一个时代,他们为何选择这样一种生活。你将明白,那些年轻人虽然身处寒风凛冽,但他们的心灵却像夏日般温暖,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所肩负的是国家命运的一部分,他们所追求的是民族复兴的一个梦想。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那个简单而又伟大的理由——为了祖国,为人民,为自己未来的梦想而奋斗。
就像许多关于英雄主义的话题一样,这个主题并不只是关于过去,而更关乎现在,更关乎未来。当我们回望过去时,我们可以学习到;当我们活跃于现在时,我们可以行动起来;而当我们展望未来时,我们可以激励别人继续前行。但总有一种感觉,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我们的境况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保持那种对于勇敢和牺牲精神永远尊敬和赞颂的心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这些先驱者的英勇行为,没有那些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事迹,那么今天我们的世界可能会完全不同,它可能是一个比现在更加残酷的地方,所以让我们用爱与感动见证寒冬里的温暖——这是对这些英雄们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