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的讨论是两极化的。早在上映之前,这部电影就掀起了不同利益方的争议。抛开这些场外因素,《囧妈》这部电影的成色到底如何呢?这篇影评,暂且不讨论场外因素,只说电影的质量本身。
讨巧成就了徐峥,也伤害了徐峥 《囧妈》是徐峥“囧系列”电影的第四部,也是决定这个系列能否“续命”的关键一部。在接受《十三邀》许知远访谈时,徐峥说,自己这一次想拍的不只是爆米花喜剧,它有搞笑,有温情也有残酷,有中国式家庭里五味杂陈的一面。只可惜,《囧妈》是一部完成度高,但在镜头运用、笑料包袱和情节设计上都比较平庸的电影。这也体现了创作者焦虑,因为它整个设定就是别扭。
要表现矛盾与和解有很多种方式,但徐峥选择了一种很依赖巧合、猎奇的手法。和前作《港囧》和《泰囧》相似,主人公徐伊万是个面临婚姻危机的人,他有钱、有名,却深陷于浮躁和空虚。而这个中年人焦虑生活的一个冰山一角,就是他与母亲之间的小矛盾。
创作者通过火车经停,在集宁、二连浩特、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地安排小故事,可映画容量有限,一旦你想表达过多,不做取舍,你们作品就会变得臃肿、浅薄,因为你什么都想讲但什么都讲不深,赶场式创作最大的伤害,是它完全破坏了電影余味,它迫切表达欲,那个作者过于强大的幽灵,使得電影失去了它本可以容纳多声道的大广阔空间,被迫成为一种狭隘观念传声筒。
不断自我重复 于是,《囧妈》成了一个急促電影。一方面有两条线索儿子与母亲这一线被充分展现,但儿子,即主人公与妻子的关系只是概括性的,并没有具体铺开,这样导致观众很难对此线产生深刻代入感,他们知道你说的这个事,但是不会感到动心,不会反复思考,因为这一线太单薄、高度概述化,没有达到分量上的平衡性。
另一方面,对于主题处理更为细致,比起前作《港囧》,要表述更多社会热点,更深刻些。但还是进入老套路,从分歧到和解,这次目的性强,没有太多新东西。这也是导演创作中的老问题,有搞笑,有结构,但没有新的探索或影像创新。他商人的品性八面玲珑风格,让他为了迎合市场做出了许多影像上的妥协讨巧,他渴望更好的余韵却很难真正推自己一把走出舒适区。
同时,又因为焦虑意识到自己在一个危险拐点。此之前,《泰囧》的票房虽然成功显示出了他的某些不足。此前几年的作品已经显现出乏力的迹象尤其是在《港 固州金曲堆砌也掩盖不了思想空洞的问题才华枯竭后的焦虑体现在不断自我重复。这不是简单题材上的重复,而是在技巧上。对于原有的题材进行翻新才能够保持作品持续吸引力而避免乏味,而不是简单堆砌熟悉元素来满足观众口味这种策略既缺乏创新又容易让人觉得无聊甚至令人厌倦而迅速忘记。
我们期待看到的是一个真诚地去探索新的内容或者至少对旧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新的视角去看待这样才能真正打破这种状态并给予我们一些惊喜。而从目前看来,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塑造来看,都缺少这样的转变。如果继续沿着现在这个方向发展,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类似的作品,而这些工作将逐渐失去它们最初带来的趣味性,最终沦为同质化产品——即使它们拥有高产值也不再具有任何价值,只能被人们当做娱乐消遣而已。但如果我们的期望能够得到实现,或许未来还会有一天,我们可以见证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突破,从而提升整个行业乃至文化层面的整体水平,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心理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