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空气中流动的仿佛只有泥土味,噢…还有止不住的蝉叫声。 村民韩赛宝和往常一样,穿戴整齐,开始了夜巡。 张文江一家与韩赛保一家 前几日,塔城下了一场暴雨,路上稀稀拉拉的雨水声对于连日来被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的村民来说甚是欣喜,对于“口渴”的玉米地来说甚是“欣慰”。深夜,按照预计的时间,韩赛宝家的牛娃子要生了,韩赛宝与妻子忙乎了一天,就等着今夜牛娃子的降生。而且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肉孜节,一位老友也会来做客,韩赛宝是即开心又感恩,在他心中,这位老友不仅是自己的朋友,更是恩人,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实干家。 三天前,这位老友打电话告诉韩赛宝,近几日出差回来想到村里看看他,韩赛宝心里琢磨着,肯定是过节他会回来,自从两人“结亲”后,只要是自己民族的节日,老友都会带着小女儿过来看他们。 韩赛宝是博孜达克农场三园子村唯一的一户撒拉族村民,也是三园子村夜巡防力量的主力之一。2016年塔城市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入驻后,当时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文江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与韩赛宝结为亲戚,同时韩赛宝作为自发的村民夜巡主力之一,张文江自是特别关注。 那天,张文江从沙湾出差回来后,赶着太阳落山之前接上小女儿,收拾好东西,带着小女儿准备好送给朋友的礼物,一起来到了韩赛宝家。韩赛宝的小孙女叫艾米,去年张文江驻村期间,6岁的小女儿娇娇经常来村里玩,久而久之,娇娇与村里的小孩子们就熟络起来了,与艾米更是亲密,两个孩子自认为成了好朋友,于是有段时间,入户最勤快的不是驻村工作队员而是张文江队长的女儿娇娇,艾米带着娇娇不是去李家就是去王家,中午动不动还不回周转房。孩子们结下的友谊,在村里成了佳谈。 肉孜节当天,韩赛宝与妻子收拾好房子、安顿好刚生下来的牛娃子,就开始煮肉,做饭。大概中午一点多,张文江带着娇娇,来到了韩赛宝家,韩赛宝比张文江大,但是他俩称呼从来都是一个叫一个“老张”、“老韩”。见了面大人总有点矜持,但孩子可是忍不住的亲热,进门娇娇发现艾米不在家,便推着韩爷爷去找艾米,等在邻居家找到艾米,邻居家的孩子见到娇娇又亲热,于是不到半小时,村里的孩子们就聚一起了,真是比拿着广播喊还快,还齐。 看着几个孩子在院子里完,张文江对韩赛宝说:“今年不比驻村那时,不能经常来你家,娇娇可是着急了。自今年三月份回单位后,一直出差,单位也信任,作为骨干在塔城地区法院巡查,昨天才回来,一回来就想过来看你,家里的牛怎么样”? 说起家里的牛,韩赛宝对张文江有一肚子的话,但最想说的除了“谢谢”还是“谢谢”。2016年张文江刚驻村那会儿,听村支部赵之树说,三园子村的夜巡一直是农场几个队最好的,主要是韩赛宝一直在坚持,张文江纳闷,这个韩赛宝不睡觉吗?赵说:“还真是,这个韩赛宝就是典型的夜猫子,白天睡几个小时,晚上睡不着,一天的睡的最好的时间是早上六点多八点”。张文江记在心里,过几天专门去韩赛宝家入户,听到驻村工作队长对自己事这么关心的问,韩赛宝很开心,兴致勃勃的将自己的事告诉了张文江。张文江看了下韩赛宝家有个大院子,养了两三头牛,其他的地都荒废了,于是建议韩赛宝,既然不出去务工,地不是很多,但这院子够大,时间也充足,索性就在自己的院子里弄一个养牛圈吧。韩赛宝听了自是高兴,但不是自己没有想到过,而是钱是大问题,因为自己家地少,贷不出来。张文江说:“没事,我给你想办法”。过了十天半个月,韩赛宝心里也没有太当回事,张文江给韩赛宝打电话说将院子拍几张图片,养的几头牛也拍下来,带上身份证、户口本带村委会去。这不,在张文江的努力下,博孜达克农场信用社愿意给韩赛宝贷3万块钱,但必须担保人,张文江就自己当担保人,想着自己总是国家干部,他们都放心。 的事是办妥了,可是养十头以上的牛可不比养两三头的简单,于是正好有个好时机,张文江与三园子村赵商量了下,召集搞养殖、想搞养殖的村民,请了邻居村皇工村东明合作社的养牛大户杨德林,利用夜校时间,让他给大家讲讲养牛的技巧、饲料、粪等等的处理。这么一讲韩赛宝的干劲越大了,一回到家就琢磨着牛圈,不知道怎么做就骑着摩托车去邻居村看,不到半年,也下来了,牛圈也盖好了,牛娃子也采购好了,韩赛宝一下子就忙了起来。 忙归忙,可是村里的夜巡是一天不会耽搁,有次韩赛宝带着手电巡逻到徐保林家附近,听到不远处有人说话,可是又不想徐保林的声音,韩赛宝感觉不对劲,就装作与人谈话的样子在说话,那人听到有人过来,溜走了。原来那人看中了徐保林家的狗,几次过来偷狗…… 韩赛宝与张文江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每次说最多的莫过于一圈牛,韩赛宝说张文江是他的恩人,张文江说韩赛宝是他的兄弟。但不论怎么样,俩个人的感情牵绊离不开牛…… 供稿 :塔城市人民法院驻博孜达克农场皇工村、三园子村工作队王丽君